近期发现有许多打着「歌唱教学」或「出唱片/专辑/单曲/舞蹈片段」的相关培训课程之名义,来公开招募或徵才各行各业的人士,只要有梦想、有基本的表述与言语能力,不论年纪、不论学历、甚至不论实际歌唱能力,都能够来报名参加课程,只要「认真学习」,就能到最後出唱片、出单曲或单纯歌唱技巧进步,能够「圆梦」,让自己的人生没有缺憾,尤其是各种「声乐课程」、「歌唱课」的「教育」事业,看似是一种私人艺术的正当教育机构,走正式的管道、且师资专业、甚至有相关检定与证照佐证,应该要值得信任,「一定会学得到东西,帮助自己达成梦想」。因此,打着这样的名号,就开始在网路或实t平台上大量徵收、邀集许多想要成为歌手、演员和舞者的人,看似给予他们机会,实则赚取大量他们用心血、时间、jg神换来的金钱,并且将他们的时间与jg、气、神悉数ch0u乾,挤得一滴不剩,甚至还没有学习到什麽实质知能与技术,顶多经验。
虽然不到诈骗的地步,但也的确游走在灰se地带此指的灰se地带,并不是在法律边缘边陲危险的走钢索、经营半黑事业、差点触法的行为举止,而是那种脱离在一般正常普通平凡人眼中「正派」的创业经营模式,「应该要怎麽样」的商业营利手法,而这个「怎麽样」偏偏从来都没有在这看似善意的艺术教育机构当中存在出现过。我曾接触许多「推销员」,自栩为公司主管、人资主任,有些是直接担任像tutorabc这样的英文教学业务或家教课程的仲介一般,直接推销他们的课程,又抑或更委婉、间接的模式,则以应徵工作来面试的契机为大宗,藉此让你有动力与兴趣想要深入了解课程,且乍看之下正式、安全,「去应徵面试、求职,应该不会花到钱吧?」然後越陷越深,最後直接无法ch0u离,只能刷了卡走人,而且一定得要看到实际的现金入帐才能离开门口,有些业者即利用「应徵工作」的名义,而职务就是「培训歌手/练习生」等等的职业来x1引许多有才华天赋、或有梦想想要出唱片、专辑的人前来应试,甚至在各大求职网站上面大胆开放刊登工作讯息,拉拢相关的人,x1引他们了解,并询问其意愿&约面试时间,直接到录音室进行面试,说面试其实也只是形式上的跑跑流程,并没有真的像大公司那样正式的一问一答,大致的套路就是首先会让受试者填写一些人事资料、基本的个人资讯,待「面试者」了解个人背景与相关经验之後,询问想成为歌手的理由或个人预期的目标、理想为何,此时不管被面试者说了什麽、做了什麽,都只会导向同一个结果,就是推荐他们来报名参加这个课程,「除了会让自己的歌唱实力提升之外,还能有机会出唱片/专辑喔,甚至幸运的话,名声大噪、成为当红歌星都有可能!」虽然话术不一定完全复制贴上,但如果将内容物话语、章句、修辞等先撇除不看,其实从结构上来看,话术形式都是差不多的路线方向。而到了少不了的试唱环节,经准备後唱一小段副歌,我相信无论这个被面试者唱得怎麽样、好不好听、歌声有没有潜力,都会被视为有潜力,而且「音seok、音准ok」,除了是因为面试者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潜力、唱得好不好之外,更主要的原因是要先让「消费者」有信心,透过鼓舞他们、让他们有斗志之後,才能继续更有意愿参加报名课程,且从头到尾所有过程都是自己心甘情愿,并没有人b迫、威胁,为了让他们没有压力的开心付费破费,当然就要顺理成章的说「唱得很好」,或许根本没在听,或许没有任何监别程度、辨识歌唱水平的能力,是不是有潜力自己都没有办法分辨,因为推销自己的「商品」显得更是当务之急,商品就是教育服务,也许根本不能称之为教育,而是一种交谈服务当然我没有亲身上过那些课程,无法非常明确的保证是否就是这麽「水」。
这些「业务」或者犹如各大补习班招生的教学主任们,就会开始用各种激励人心、甚至有点陈腔n调的话语言词来说服面试的人,接着加入报名课程,一切就是如此的理所当然,而看到课程简介与费用付款的部分,虽然一开始会先被如此高昂的价格吓一跳,萌生打退堂鼓的想法如3个月的课程总计6万多,这3个月当中只有12堂课,每星期固定3小时开课,共36小时,如果以时薪钟点费来算,相当於1小时b近1800元,1分钟29元,2秒钟1元。但是当然还要扣除人事支出,以及给学生的一些回馈与「专业」知识内容背後的成本。因此为了「t谅」那些有梦想、却也许没有那麽庞大深厚的经济能力的人,还「好心」推出了分期付款的方式,要分12期、24期、36期付清应有尽有,当然分期付款都是要手续费的,而且报名时必须出示财力证明,以及有相关的年龄限制。说着说着就拿起了手机,并要求受试者提供个人的身分证字号、信用卡、甚至银行帐号,以便「後续」的课程内容介绍,如果不先付费,就无法进到下一个阶段。而将各个流程解释得如此复杂困难、还要层层把关审核的说话技法,也纯粹只是吓唬之用,顺便把一系列的事业包装成一套非常正式、成熟的教育注册手续,就像一般的教育机构一样,想要报名
百合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