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他这人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怕的。五军的士兵们都说,杜长官治军严明,只要不违反军纪军令,他从不会闲来无事找士兵们的麻烦;而他自己也不吃部队的空饷、贪他们的钱粮。她之所以总在他面前显出好像很惧怕的样子,多半还是因为自己心虚与愧疚的缘故,而这个症结,已随着野人山里长眠的累累白骨一起,再无化解的可能了。她是侥幸苟活于世的人,因此更没有资格替死去的人说“放下”。
复查的情况显示,他的身体较几个月前确实好转了一些,但也没到足够使人乐观的地步。阮静秋按阮家祖传的中医秘方调配了几副对症的药膏,一些可用作涂抹贴敷止痛,还有一些则方便携带与储存,必要时用水化开即可服用。她还久违地给家里写了一封信,询问从前祖父与父亲行医时治疗痨病的药方与心得,又将自己调配的药膏比例记在信中请他们评判指点。战乱年代通信不易,家中的回信尚未传来,那份材料则已在多日打磨中大体成形了。她想请杜聿明看一看这份初稿,再对一些内容做补充,结果找了一圈才看到,他刚从会议室出来,正要坐进门口停着的轿车里。
她于是小跑着上前,把文件夹递给他,说:“写了一份初稿,可是怕写得不好,想请长官批评指教。”
杜聿明接过文件夹,并不急着打开,而是看了一眼手表,说道:“你这份材料,我恐怕要在去长春的火车上看了。”语罢稍一思考,又补充道:“桂庭的身体近来不知怎样,你也跟他相熟,索性一起去趟长春。材料的事,我路上再和你说。”
他说完这话,陈副官就在一旁冲她挤眼睛,意思是叫她赶快去收拾行李。以往他外出从不要医生随行,这回突然起意,又是十万火急,她没有工夫仔细准备行装,随便装几件替换衣裳,背起药箱就急匆匆地跟着车队出发了。
那时候可没有高铁这样好的东西,即使一路顺畅不出故障,沈阳到长春的火车也得足足开上五个多钟头。她想这头半程应该是他用来看材料的时间,便找了个角落缩着打盹,准备养足精神应对这场“论文答辩”。睡得正迷迷糊糊,忽然感觉有人推她的肩,一睁眼,瞧见陈副官正凑在她面前,使劲儿地晃她,说:“可算醒了,方才怎么推你也没反应,我差点要去广播再紧急找一个医生来。”
阮静秋跟他打着哈哈,说了几句什么“医者不能自医”的笑话,又追问他两句,果然是他家杜长官飞也似地看完了那份材料,要叫她过去提修改意见。她暗自叹气,为自己得而复失的睡眠大感遗憾,可人走到他的车厢门外,透过门上半亮半不亮的那扇玻璃,远远瞧见他又在一边办着公务一边咳嗽时,那点委屈又顿时烟消云散,甚至于,她的眼睛就像被这个身影吸住了一样,打从进门起就再也移不开了。
不过,他见到她,先说出口的并不是像诸多专家学者导师那样的批评指教,而是很温和地道:“你这份材料写得很好。叫你过来,只是因为我还有个别地方不大明白,想和你谈一谈之后再写意见。东北的仗要打,经济上也有很多事要办,我打算修改定稿之后,也递一份到熊主任那里去,供他参考。”
说完,又招招手,示意她坐下。她依言在他的办公桌旁坐下来,心想,这明明是一个堪比博士答辩的场合,可又好像确实是她在他面前头一回不那么忐忑和紧张。接着,他拿着那只文件夹,逐条询问她所记述的细节,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许多关于货币、市场等的理论,好在这些知识已经被他的参谋扎实地辅导过,她于是也都答了上来。两个人就此谈了将近一个钟头,期间,他又把一些修改和补充的要点另记录在一张纸上,连同文件夹一起还给她。她接过文件夹,心里默算着自己还要熬上多少天才能改出终稿,却听见他说:“不过,这件事也不急在一时,工作还是要有张有弛,劳逸结合比较好。等从长春回来,你再忙修改的事吧。”
这可算得上是一件意外之喜,阮静秋难以自制,立刻就把心情写在了脸上,还喜不自胜地站起来,向他敬了一个礼。他好像早料到她会如此反应,但仍是忍俊不禁道:“迟几天完成工作,你就这样高兴,看来我找你写材料,是件很大的麻烦事喽?”
被他取笑也同样是头一遭。此刻她板正地站着,他则略微仰起头来看着她,好像笑意从嘴角漫开,融化进了眼睛里一样。她被他这样看着,感觉一下子就脸热起来,好在马上急中生智,说道:“所谓一回生二回熟,要是写得多了,写得熟了,自然也就不需要这么费工夫了嘛。”
他仍是笑,收回目光,说:“你回去吧。”
她已经准备告退了,眼睛无意识地一瞥,恰好瞧见那瓶阿司匹林还在他手边摆着。之前熬煮好的药膏还没来得及交给陈副官,但此时恰巧被她带在了身上,于是她脑袋发热之下,竟然没有思考太多,而是径直从口袋里取出了那两瓶药膏,放在了他手边,说:“长官,这是我按家中祖传的方子制成的药膏。这一瓶可涂抹、贴敷在肌肉或是伤口疼痛的地方,那一瓶每次取一勺用水化开服用,也能暂时止痛。相比起来,阿司匹林服用太多的话反而会有副作用,所以我想,有时
百合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