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色清明微微隐没在渐暗的天边,竹心木窗帘半卷,透过碧纱送进丝丝凉风。廊前桂花香气依稀纠缠,一株亭亭如盖的桂树半遮庭院,暗香浮动,只是醉人。
转眼三个月过去,银冀仍旧没有回宫,这是他生平出宫最久的一次。
难道他对银暝王朝真如此放心么?瓦儿在案前写写停停,然后叹息一声又将纸揉成一团,重新盯着宣纸呆。她知道冀哥哥几乎每隔几天都有写信回宫,主要问候太妃、翟、宫中之事,当然也没有刻意回避提到自己。她也想写点什么让信使带去,可是每提笔写下几行之后,又觉得失落烦躁,不知道如何表达。终于,她再次重新摊开一张新纸,慎重地写下“泪西”两个字,薄薄的嘴角这才松了开来。
秋风起,天气转凉,宫中日子越孤寂。银冀不在,国妃之事搁浅,银翟虽被封为王爷,但银氏血脉的身份仍未公诸于世,一切局面都以极其稳定的形势停滞下来。
然而银翟似乎并不急着摆正身份,倒是在瓦儿面前神色越来越冰冷,越来越高深,瓦儿不愿放在心上,常对他视若无睹。不过,她也有细心地现,许多宫女看到银翟都是一副又怕又喜的神情,而吧吧不知什么时候起来也开始照料他的起居,并不如其他宫女那般畏惧他。
这算不算恶人翟颇得女人缘呢?瓦儿不禁嘲讽地疑惑。
又过一个月黄叶飘落之际,大家思念已久银暝国的君主终于回来了。他身姿依然修长挺拔,面容依然冷俊淡雅,但黑眸里多了种历练过后的男性刚毅的意志,仿佛海中历经千百年沉淀的礁石,从容而顽强。
晨光初起天际,颐和宫正殿前三通鼓响,巨大的朝门缓缓洞开,两列御林军旗校手执戈矛先行护道排列,明甲玄胄威武耀目不容逼视。鼓声刚停,禁钟响起,四品以上的官员肃衣列队,分文东武西鱼贯入朝门行叩头礼,然后登阶循廊分班侍立,准备按部奏事。
这是银冀回宫后第一次早朝,视观殿堂之中,数十官员行完三叩之礼,都拱立静候。银冀高坐殿台龙椅之上,面容冷俊沉稳,气势内敛,看下面阵势,预感这半年来该要面对的问题终究要来。
果然,在冗长而严肃的议政过程中,朝中各派的势力逐渐显露,好在近段时日国内并无大事,一切较为顺利。最后不出所料,议案终于提到了银翟认祖归宗的问题上。
“大王,臣认为翟王爷是银氏王族的血脉,回归王室是天经地义之事。”
“请大王三思,别忘记祖先遗训啊!”“大王,翟王爷在外流落多年,好不容易寻回,臣拥护其正式成为王族中人。”
“老臣腐朽,前朝已将此禁列入朝纲,请大王勿意气用事啊!”
一时间,几位老臣与年轻官员纷纷议论,柬言各持一辞。
银冀轻抚额头,想起珍太妃的嘱托,不禁皱起浓眉。他定睛细看浦文侯的反应,想起以“国妃”之位交换银翟认祖归宗之事,怒从心来。只怕自己离宫的时日,浦文侯已做足准备,现在殿前反对翟回归王族者极可能只是他故意布下的阵仗。
“众爱卿不必多言,本王刚回朝中,关于翟王爷之事,容本王与太妃请示后再另行讨论。”银冀岔开话题,漆黑的眸子里没有一丝笑意,心中思索着浦文侯若扶持银翟入朝,是否又为他增添了一份势力?如果再立浦月容为国妃
刚将“翟王爷”的身份问题放在一旁,大臣们丝毫没有喘歇,像事先有商议过一般,很快将议案转移到“国妃”问题上。
浦文侯与夏世聪对看一眼,老眼中均透露强劲的精明,其意思不言而寓。虽乔雀再次表明大王因身体原因,暂时无法宠幸两位王妃,但对此说法,更多的大臣将信将疑。按汉人王朝的惯例,身为一国之君年纪到二十几岁,早该三宫六苑,子嗣成群,而他们的大王却连一个妃子都未曾宠幸,这很自然让不少人联想到大王极可能与先王一样,是个用情极其专一的男子,串通乔太医以病为借口故意逃避,其实是为了瓦儿郡主
如此想法,无一人敢表露出来,毕竟现今的两位娘娘身份不俗,任何一位都可能登上“国妃”位子,而瓦儿郡主与大王之间的关系,让那些疑惑的人逐渐更加疑惑,再逐渐放下猜测。
银冀自懂事以来便明白后宫对一个王朝的影响,各种史书对后宫之事也都有记载。任何皇室是个危险与富贵并存的深渊,有本事的人会活得风光,兴家旺族更不在话下;没本事的人,本就不该嫁进宫。好在银暝王朝少有后宫争宠的记录,可能是因为银氏血统中多是理性而专情的君王,所以册立“国妃”往往是慎中又慎。
他从没想过后宫要有多少王妃,瓦儿一人便足够。他更不希望像大唐皇帝那样临幸哪位妃子还得先让敬事房安排好,按一定顺序翻牌,惟恐君王对哪位嫔妃多一点宠爱或眷恋,就让她们忘乎所以或成为有心之人利用的工具。
然而,银暝虽只是南诏的一个小国,在此王朝、后宫问题上却相似的复杂,他处于这个位置,太多的身不由己。
立国妃并一定要德泽天下,为国家社稷立什么不世功绩,
百合耽美